信息管理学院学子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获佳绩!专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发布时间:2012-5-29]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5月24?27日在北京举行,信息管理学院共有6名同学(获江西赛区一等奖)和1个团队(获全国预赛一等奖)参】 正文: [ 发布时间:2012-5-29]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5月24?27日在北京举行,信息管理学院共有6名同学(获江西赛区一等奖)和1个团队(获全国预赛一等奖)参加了此次总决赛并取得佳绩。由肖泉老师指导的付昊、章逸群、汪志强同学分别获得Java软件开发本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由舒蔚老师指导的黄超强、徐鹏、吴军军同学获得C/C++程序设计本科组三等奖3项,由廖国琼老师指导的叶罗清雯、涂阳阳、徐蒋军、李立强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软件创业团队赛三等奖。根据大赛规定,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第三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管委会承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大赛还得到了包括IBM、INTEL、电子工业出版社、国信蓝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其他单位的积极支持。全国66所院校承担了大赛选拔赛的组织工作,共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在内的621所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代表和20个创业团队参加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IBM中国总部举行的总决赛。据了解,为了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风建设,近年来信息管理学院推出了系列举措。一是举办学生学术节系列活动,包括数学趣味大赛、电子软件应用大赛、IT创业模拟大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赛、专业作品设计大赛5项专业活动,从面上覆盖到大一至大三学生,分年级分层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参与活动达400人次。二是组建大学生计算机、信息、软件类作品兴趣小组,以参加各类全国性专业大赛为主要目标,通过实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从点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目前共有100余人参与了兴趣小组。三是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免费向学生开放研究所和实验室,选派学院最优秀的科研骨干担任学术团队指导老师,并定期在每周六和每周日进行开放式讨论,让本科生可以进入研究所与教授、研究生一起开展学术研究,本硕联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服务学生的成才成才。 (文/信息管理学院 陶志超 编辑/匡琳)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备注:本文章为原创文章,版权属于原创作者,如需要请联系原创作者。 上一篇: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赴万安顺峰开展对口爱心帮扶活动!孩子们 下一篇:没有了
[ 发布时间:2012-5-29]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总决赛5月24?27日在北京举行,信息管理学院共有6名同学(获江西赛区一等奖)和1个团队(获全国预赛一等奖)参加了此次总决赛并取得佳绩。由肖泉老师指导的付昊、章逸群、汪志强同学分别获得Java软件开发本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由舒蔚老师指导的黄超强、徐鹏、吴军军同学获得C/C++程序设计本科组三等奖3项,由廖国琼老师指导的叶罗清雯、涂阳阳、徐蒋军、李立强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软件创业团队赛三等奖。根据大赛规定,总决赛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如果获得本校免试推研资格,将获得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院校的面试资格,并优先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第三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管委会承办,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大赛还得到了包括IBM、INTEL、电子工业出版社、国信蓝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其他单位的积极支持。全国66所院校承担了大赛选拔赛的组织工作,共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在内的621所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代表和20个创业团队参加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IBM中国总部举行的总决赛。据了解,为了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风建设,近年来信息管理学院推出了系列举措。一是举办学生学术节系列活动,包括数学趣味大赛、电子软件应用大赛、IT创业模拟大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赛、专业作品设计大赛5项专业活动,从面上覆盖到大一至大三学生,分年级分层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参与活动达400人次。二是组建大学生计算机、信息、软件类作品兴趣小组,以参加各类全国性专业大赛为主要目标,通过实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从点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目前共有100余人参与了兴趣小组。三是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免费向学生开放研究所和实验室,选派学院最优秀的科研骨干担任学术团队指导老师,并定期在每周六和每周日进行开放式讨论,让本科生可以进入研究所与教授、研究生一起开展学术研究,本硕联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服务学生的成才成才。 (文/信息管理学院 陶志超 编辑/匡琳)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备注:本文章为原创文章,版权属于原创作者,如需要请联系原创作者。